刊讯 |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2019年第1期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
2019年第1期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是由南京大学汉语史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学术集刊(每年二辑)。2017年创刊。该刊以历史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以汉藏语言比较为学术背景,立足汉语本体,注重跨语言比较,努力探寻汉语及东亚语言间的关系,特别关注汉语的形成、发展及演变规律的探索。主要发表关于汉语史、汉藏语比较、传统小学、出土文献的原创性学术论文。
目 录
本期话题
纪念方光焘、黄淬伯先生诞辰120周年
01-03 在纪念方光焘、黄淬伯先生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 李开
04-14 方光焘理论语言学的思想方法底层是形上学——纪念方光焘先生诞辰120周年 / 李开
15-25 方光焘的语言观与汉语时体研究 / 徐晶凝
名家经典
266-297 名家经典 《切韵》音系的本质特征 / 黄淬伯
02 内容简介
26-45 东亚海岸语言区域及群体制图 / 司徒沛晓
46-55 苗瑶语唇齿擦音的来源 / 谭晓平
56-74 基于超声检测的汉语普通话基础元音声带运动研究 / 刘劲荣;何根源;张琪
75-81 山东莒县方言尖团音变异的初步考察 / 亓海峰;远藤光晓
82-96 山东莱阳话儿化标记的完成体与声调的互动 / 宫钦第
97-113 析庄延龄《扬州方言》所记19世纪80年代的扬州方音 / 刘存雨
114-119 从黑水城文献八思巴字习字材料看蒙、汉声母的清、浊错位对应 / 宋洪民
120-144 论《晋书音义》的唇音声母并及唐五代唇音声母的演变 / 曹鹏鹏
145-160 尖团合流在清代初期的演变 / 杨婉婷
161-199 “齐梁陈”时期诗人用韵的数理统计分析 / 魏鸿钧
200-235 谈唐兰先生“三书”说中的形声字 / 陈英杰
236-246 秦汉玺印姓名考析(续三) / 魏宜辉
247-253 汉隶类化现象考辨 / 于淼
254-265 廿年一剑下苦功 慢工细活成巨帙——黄仁瑄教授《大唐众经音义校注》读后 / 陈文杰
298-301 稿约
提 要
在纪念方光焘、黄淬伯先生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李 开 南京大学文学院
正 文: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方光焘先生(1898—1964)、黄淬伯先生(1899—1970)冥诞120周年。1898年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马氏文通》问世;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甲骨文;敦煌藏经洞被打开;光绪皇帝下诏开办京师大学堂,命改各省书院为中西兼习的学校;严复出版《天演论》;梁启超开设编译学堂,梁主编的《格致新报》《时务日报》《中外日报》《工商学报》等相继问世,梁氏倡导的“新语体”蔚然成风;中国近代白话文运动揭幕,《无锡白话报》问世;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蒙难。仅就语言学史而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章炳麟著《小学略说》《二十三部音准》和《文始》等书推进了古音学研究;国际上梅耶等人创立了法兰西学派,强调语言研究中的历史比较原则。语言学界与方先生同年出生的有古文字学家徐中舒、文字学家蒋善国,与黄先生同年出生的有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白话文运动的先驱翟秋白、汉语语法学家裴学海、语法学家兼古天文学家张汝舟。比黄先生小一岁的有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汉学家龙果夫。120年前的国内外文化、学志大背景,是我们认知方先生的理论语言学,认知黄先生的汉语史学的重要的逻辑参照和历史维度。
方光焘理论语言学的思想方法底层是形上学
——纪念方光焘先生诞辰120周年
李 开 南京大学文学院
提 要:方光焘先生的理论语言学活动可分初心始发时期、奠基时期、全面发展时期。奠基时期的"广义形态"说,全面发展时期的系列语法理论说,语言、言语大讨论中的"言语作品"无"意义"说,其思想方法的底层无一不是"形上学"。知性形而上和纯粹理性形而上的推理演绎的不同,是大讨论中分歧点的形上思想方法的根源。
关键词: 方光焘 理论语言学 思想方法底层 形而上 推理演绎
方光焘的语言观与汉语时体研究
徐晶凝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提 要:本文结合汉语时体标记的研究问题,阐释了方光焘先生所提出的三个重要语言学观点,即"形态部"的观点、把汉语的特点放在语言的一般性里考察以及区别句子论与广义形态。本文指出,超越语言手段形式上的差异而聚焦于语法手段作为动词附加成分的共同点,有利于深入研究与动词有关的"形态部"语法现象。对汉语时体标记进行研究时,考虑到汉语的独特之处与力求在语言一般性里进行观察两者不可偏废,并且有必要展开时体标记与汉语小句联结规律的关联研究。
关键词:时体标记 语法属性 “了”的隐现 流水句 事件包
《切韵》音系的本质特征
黄淬伯 南京大学文学院
正 文:黄先生坚持认为《切韵》音系是一种综合音系,慧琳音系代表的是关中音。他早在《慧琳〈一切经音羲〉反切考》里他就说:"可知法言定韵,已超出当时实际语音之外,于六朝旧韵、方国殊语,俱有取舍之意存焉,与《经音义》所据韵仅凭一时一地之音而为实际之摄记者,迥乎不同。故由二百六韵缩为一百三十二,其间虽有古今音变之关系,要其主因,则在彼而不在此也。"其后,他陆续写有《论〈切韵〉音系并批判高本汉的论点》(1957年)《〈切韵〉"内部证据"论的影响》(1959年)《〈切韵〉音系的本质特征》(1964)等论文。这些文章从不同视角反复论证了《切韵》是综合了不同方言的音类区别并形成一个系统。
东亚海岸语言区域及群体制图
司徒沛晓 香港大学芬
Chingduang Yurayong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提 要:本文以定量方法调查东亚海岸语言的类型特征。根据来自17个语系或语族,共140个语种的资料,我们把东亚海岸地区划分为八个语言区域,区域内的语言不论亲缘关系,均会呈现一定程度的趋同现象。我们同时发现,各语言区域间的分界线,往往跟历史上的战区或贸易中心吻合,显示人口迁移跟语言结构的演化是息息相关的。
关键词:东亚海岸 类型特征 语言区域 人口迁移
苗瑶语唇齿擦音的来源
谭晓平 湖南文理学院
提 要:现代苗瑶语音系中的唇齿擦音是后起的,它们由早期双唇、齿/龈、腭后类声母演变而来,其中,■、■、■、■、■等古声类是其主要来源。苗瑶语唇齿擦音的演变过程有规律可循,我们从中可以观察到汉藏语言唇齿化演变的共性。
关键词:苗瑶语 唇齿擦音 辅音音变 唇齿化;
基于超声检测的汉语普通话基础元音声带运动研究
刘劲荣 云南民族大学
何根源 云南民族大学
张 琪 云南民族大学
提 要: 利用超声检测手段所得到的声带形态数据,对发音人汉语普通话六个单元音:[o]、[i]、[u]、[■]、[y]、[e]的发音S2至S3阶段的声带形态及其运动方式,从原始图像观察、数据分析、发音音系学考察和发音生理空间分布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利用DICOM浏览器提取超声声带数据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声带检测的实验方法、图像处理的基础实验方法,为今后处理和分析超声波声带数据提供了可能。本研究结果确证了超声波技术在发音生理研究中的巨大潜力,同时确证了发音音系学理论的解释能力。
关键词:超声波 发音音系学 声带形态 实验方法
山东莒县方言尖团音变异的初步考察
亓 海 峰 上海外国语大学
远藤光晓 日本青山学院大学
提 要: 本文采用"glottogram"地理语言学的调查方法对莒县东部、中部和西部不同区域的多个乡村、不同年龄的发音人进行密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莒县方言尖团音的区别正趋于消失,团音腭化已经完成,尖音正在腭化过程中,莒县方言尖团音由不同乡村及不同年龄阶段发音人的差异构成了语音发展的时空变异地图,从中显示出语音的历时演变过程。
关键词:glottogram 尖团音 时空变异 历时演变;
山东莱阳话儿化标记的完成体与声调的互动
宫钦第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提 要:根据不同的语法变调规则,莱阳话用儿化标记的完成体可以分成两大类。"儿化构形恢复本调型"的标准形式是"谓语中心必须是单音节儿化词、声调恢复读本调","儿化构形连读变调型"的标准形式是"多音节谓语中心后字儿化、儿化后使用连读变调";两种类型都通过儿化表示语法意义。
关键词:莱阳话 儿化 完成体 本调 连读变调 汉语塞音
析庄延龄《扬州方言》所记19世纪80年代的扬州方音
刘存雨 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提 要:英国外交官庄延龄在1882年记录的扬州方言音系有20个声母、52个韵母和5个声调。这个音系的主要特点是:声母方面,泥来母有别,既有[n]声母,又有[l]声母,但有些来母字读[n]声母;日母读[■]声母,不过在庄延龄的记录中已经有一些日母字读成[l]声母了,也有日母字读零声母的现象。韵母方面,一些咸山摄阳声韵丢失鼻韵尾,混入阴声韵;现代扬州方言中的一些单元音韵母在当时仍然读复元音韵母;入声韵保留[k]韵尾,入声韵的数量也比现代扬州方言多一些。声调系统则与现代扬州方言基本相同。
关键词:扬州方言 庄延龄 语音演变;
从黑水城文献八思巴字习字材料看蒙、汉声母的清、浊错位对应
宋洪民 济南大学文学院
提 要:《中国藏黑水城民族文字文献:八思巴文》第103页有一份习字材料,材料中音节的字母顺序按汉语的传统三十六字母来看是浊、次清、清、次浊,如牙音是群、溪、见、疑。但就八思巴字母来说,字母顺序就是按清、次清、浊、次浊来排列的,这也符合当时蒙古语的情形。杨耐思《近代汉语音论》(第123—125页)谈到,梵、汉对音和藏、汉对音中汉语与非汉语的声母对应是同类对应的,即清对清、浊对浊,而在畏兀、汉对音跟蒙、汉对音中则表现出以清对浊、以浊对清的趋势。看来,习字材料中音节的顺序是迁就了蒙古语的辅音清浊顺序的。
关键词:黑水城文献 八思巴字 蒙古语 声母
论《晋书音义》的唇音声母并及唐五代唇音声母的演变
曹鹏鹏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在唐五代的汉语音义文献材料中,《晋书音义》的音韵系统具有相当的独特性。仅就唇音声母而言,前辈学者大多主张其轻重唇音尚未分化。但剔除《晋书音义》承袭自《切韵》以及《经典释文》等前代文献中的音切材料之后,可以发现该书亦呈现出轻重唇分化的特点。综观唐五代时期的音义文献材料,汉语共同语中轻重唇音的彻底分化大体始于八世纪初期。此后,轻唇音非、敷两母的对立状态一直持续至慧琳《一切经音义》时代。
关键词:唐五代 《晋书音义》 音义文献 唇音声母;
尖团合流在清代初期的演变
杨婉婷 南京大学文学院
提 要:尖团合流问题是近代汉语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清代初期的数种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查看尖团音在当时社会上的表现,探寻尖团合流的萌芽时期的状态。研究发现,清代初期的官话语音体系中,尖团音保持分立,尚未合并。见组细音已经腭化,精组细音正处在腭化的边缘,部分字音已经走在腭化的道路上。
关键词:近代汉语 尖团音 尖团合流 清代初期
齐梁陈”时期诗人用韵的数理统计分析
魏鸿钧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本文以"数理统计法"研究齐梁陈时期各韵部的历时演变以及分合条件。除在前人的基础上讨论"止、蟹、效、遇"四个韵摄的分部情况外,也对"歌戈、麻"二分的问题,"东冬钟江""屋沃烛觉"的合韵及拟音,"青、锡"独立;"文殷、物迄、微"的游移性质,"元部三等" a元音央化等问题提出看法。
关键词:数理统计 上古韵 中古韵 合韵 音韵层次
谈唐兰先生“三书”说中的形声字
陈英杰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提 要:唐兰先生的"三书"说突破传统六书的局限,建构了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是20世纪文字学史上最重要的理论创获,对以后的文字学研究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唐兰先生基于他的文字发生观和文字分期观,探讨了形声字方方面面的问题,在形声字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日对形声字的研究,也基本没有超出唐先生建构的研究框架。他提出的问题,有的迄今仍在探索之中,有的尚未能取得进一步的突破。本文从九个方面:1.形声字发生的时代,2.图画文字为什么变成注音?3.为什么中国文字变成注音文字,而不是拼音文字?4.绘画文字是怎样变成注音的?5.形声字产生的途径,6.形声字的类型,7.形声字的判定,8.形声字的产生对文字系统的影响及其价值,9.形声字的性质及其特点。对唐先生关于形声字的论述进行了梳理、归纳、考证和评析,以期正确认识并准确评价唐先生的学术贡献,对今天的形声字研究以及文字学理论研究起到启示、借鉴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唐兰 三书说 形声字 文字发生 文字分期
秦汉玺印姓名考析(续三)
魏宜辉 南京大学文学院/汉语史研究所
提 要:本文探讨了十余方秦汉私印中双字名的取义,并结合文献与出土的简帛中的通假材料,对印文中所反映的秦汉时代双字名的同名异写现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秦汉 玺印 双字名 同名异写
汉隶类化现象考辨
于淼 扬州大学文学院
提 要:本文首先梳理了前人对"类化"现象的界定,其次从"字内类化"和"字际类化"两个角度,对汉隶的类化现象进行列举,并展开分析说明,总结类化特征。最后对汉隶类化现象进行总结,并分析了汉代文字类化的原因以及类化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汉隶 类化 考辨
廿年一剑下苦功 慢工细活成巨帙
——黄仁瑄教授《大唐众经音义校注》
陈文杰 南京大学文学院/汉语史研究所
提 要:唐代僧人玄应的《大唐众经音义》是中国辞书史上的重要著作。但该书讹脱衍倒之处甚多,严重影响了该书的学术价值。黄仁瑄教授的《大唐众经音义校注》是一部适应当前学术研究需要的著作,该书以最为完整和精良的高丽藏本作为底本,精选各种校本,采用多种校勘方法,校出了该书的很多问题,这里面有很多都是作者的新发现;《校注》为每个外来词都注上了相应的梵语词;为词语条目和引书(人)编制了索引:这些都彰显了该书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大唐众经音义校注》 玄应 黄仁瑄
期刊简介
本刊由南京大学汉语史研究所主办,张玉来教授主编。本刊敦聘戴庆厦、丁邦新、江蓝生、蒋绍愚、孙宏开、王士元等先生为学术頋问,丁邦新先生題写刊名。本刊以历史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以汉藏语言比较为学术背景,立足汉语本体,注重跨语言比较,努力探寻汉语及东亚语言间的关系,特别关注汉语的形成、发展及演变規律的探索。本刊主要栏目有:历史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汉语史、汉藏语及东亚语言比较、出土文献语言、传统小学文献、学术史研究等,特别欢迎理论与史实相结合的反映学术前沿问題的怯作。本刊追量发表有学木价值的书评、人物评介及争鸣文章。
本刊联系方式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文学院《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编辑部
邮政编码:210023
投稿邮箱:ndlsyyx@163.com
往期推荐
每日一星 | 许余龙 刘海涛 刘正光 :关于语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今日小编:小王爱学习
审 核:心得小蔓